Conveners
分会报告(实验)
- 黄 光顺
分会报告(实验)
- 温 良剑
分会报告(实验)
- 凌 佳杰
分会报告(实验)
- 薛 涛
分会报告(实验)
- 续 本达
分会报告(实验)
- 苏 俊
The first evidence of reactor antineutrinos in pure water is achieved in the SNO+ water Cherenkov detector. The nuclear reactors are at least 240 km away. The finding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monitoring the reactors using neutrino detectors with non-toxic, easy-handling and inexpensive material, and extending the research ranges of water Cherenkov detectors.
本研究被PRL选为Featured in...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在地下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两万吨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可开展丰富的中微子物理课题。相比水切伦科夫探测器,JUNO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拥有低阈值、高能量分辨等特点,且其探测器大小相比国际上其他液闪探测器要大两个数量级,因此在探测太阳中微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本报告将详细介绍JUNO探测7Be、pep、CNO、8B太阳中微子流强的物理潜力。其主要反应道是太阳中微子与液闪中电子发生的弹性散射(ES)过程,天然放射性本底是此项分析的重点之一。在绝大多数天然放射性本底假设情况下,JUNO都可以提升目前国际上最好的7Be、pep和CNO太阳中微子流强测量精度。探测器液闪中含有大量的13C,且天然放射性本底较低,因此JUNO可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B8太阳中微子和13C的带电流(CC)和中性流(NC)相互作用。JUNO可基于CC、NC、ES三个反应道模型无关的测量8B太阳中微子流强(...
PandaX-4T实验致力于搜索潜在的暗物质-普通物质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技术改进,我们在液氙探测器的低阈值区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提供了观测太阳中微子的新窗口。通过对试运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世界最好的太阳B8中微子与核相干弹性散射以及3-9 GeV/c2的暗物质与核子相互作用的限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了PandaX-4T作为多物理目标探测器搜寻中微子和暗物质的潜力。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0νββ) has significant physics implications, as it coul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jorana nature of neutrinos, which would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particle physic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The nEXO (next Enriched Xenon Observatory) experiment will have internationally leading sensitivity in the study of 0νββ. The Institute...
PandaX系列实验位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利用液氙探测器寻找难以捕捉的暗物质粒子,并研究中微子的基本性质。目前运行的PandaX-4T探测器在研究中微子物理特别是寻找稀有事例上具有体量大、本底低的优势,例如寻找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pp中微子等。本报告将介绍PandaX-4T实验在中微子物理相关能区的数据分析技术,汇报Xe136双贝塔衰变半衰期的精确测量结果,并讨论利用PandaX-4T开展双贝塔衰变到激发态等物理题目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微子是狄拉克粒子还是马约拉纳粒子,是当今中微子领域颇具争议的问题。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将为研究中微子的这一性质积累重要数据。理论预言82Se可以发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且具有较高的Q值(~3 MeV),是目前开展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理想介质。因此,我们拟采用高压SeF6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TPC对发生双贝塔衰变的事例进行探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TPC样机、100 kg级高压气腔、气路和外屏蔽的设计及部分装置的加工与研制。
双β衰变实验是学术界公认的探索中微子质量这一前沿问题的理想途径,是判断中微子是否是其本身反粒子的唯一方法。双β衰变实验中大量使用Xe-136、Se-82、Mo-100、Ge-76等同位素。报告主要论述这四种同位素的获取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
当前国内基于锦屏地下实验室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低温晶体量热器实验(CUPID-CJPL)正在积极展开技术预研。深冷低温温度传感器是低温量热器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关系整个探测器装置的性能指标——灵敏度、能量分辨、探测器阈值等。其中,反应堆中子辐照核嬗变掺杂高纯锗半导体温度传感器NTD-Ge(Neutron Transmutation Doped Germanium)属于阻性温度传感器,在深冷低温下能够实现$\mu$K量级温度变化的精密测量,具有动态响应范围大、灵敏度高等特点。报告主要介绍NTD-Ge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反应堆中子辐照嬗变掺杂、微纳加工工艺、mK深冷低温测试等,汇报研制进展。
低温晶体量热器技术是测量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事件极具竞争力的实验技术之一。系统的振动水平是直接影响低温探测器测量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环境噪声和制冷机脉管引入的高频振动会对实验载荷有加热效应,导致量热器的读出基线上升以及漂移,降低对信号波形的分辨能力。我们针对锦屏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低温晶体量热器实验,设计基于弹簧的减震系统,通过对安装减振平台前后,震动噪声以及低温晶体量热器读出信号的测量,我们验证了该套系统能将高频振动噪声减弱一到两个数量级,同时量热器读出信号的基线水平以及基线漂移现象都有了明显改善,信号分辨能力明显提高。
质子是近地空间中最丰度最高的宇宙线。我们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测量了从2011年5月20日到2019年10月29日(共2824天)的宇宙线质子能谱的日变化。其磁刚度范围从1GV到100GV。质子能谱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存在变化。从2014年到2018年,我们看到了27天的周期性变化。在2016年,我们看到了8天和13.5天的更短周期。这三个周期的变化幅度随着磁刚度和时间变化。
磁单极子是理论上假定的仅带有单一磁极的基本粒子,它的存在与否对理解大统一理论预言的电荷量子化以及宇宙演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搜寻磁单极子是粒子物理领域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过去的磁单极子探测实验主要以超导线圈实验以及深地大型探测为主,主要分别探测磁单极子的感应信号和电离信号。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我们提出的利用量子精密测量与粒子探测符合的磁单极子探测新方案,对于感应和电离信号同时进行测量。
本报告将介绍南海中微子望远镜的最新进展,包括“海铃探路者”的南海选址首航成果、探测器的概念设计和主要科学目标论证,以及已于2022年底启动的“海铃计划一期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动态。